财政部一纸公告,豪车市场瞬间变天。7月17日,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发布2025年第3号公告,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大幅降至90万元(不含增值税),且新规仅给市场留出三天缓冲期,7月20日即刻生效。
这把“价格手术刀”精准划开了豪车市场的蛋糕。曾经安全避税的奔驰AMG、宝马M系、保时捷911等“百万门槛守门员”,如今集体落入征税范围。有网友无奈调侃:“本想踮脚够个保时捷,结果被税单拽回了现实”。

政策暗藏玄机:纯电动与燃料电池车虽首次纳入征税,但仅在零售环节征收,比燃油车“生产+零售”双重税负轻松不少;二手超豪车更是获得免税通行证。这种“放水养鱼”的设计,暴露了政策引导新能源消费与盘活存量市场的双重意图。
01 价格敏感带震荡,车企连夜拆招
90万-130万元区间成为税改“重灾区”。一辆含税价150万元的车型,消费者需多掏约13万元税费,购车成本骤增10%。这一价格带聚集着大量“咬牙上豪车”的中高产群体,对价格变动极为敏感。
市场反应堪称闪电战:
特斯拉火速将Model X入门版指导价从92万元调至89.9万元,把价值6.4万元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拆解为选装包,裸车价精准卡在征税线下;

传统豪强奔驰G级官降5.2万元,宝马7系狂砍27.57万元清库存,路虎甚至推出“税费补贴”,承诺为抢在7月20日前成交的客户承担50%消费税;

政策同时封堵“拆分配饰避税”漏洞,明确精品、服务费等全部计入计税价格,让车企的“变通术”无处施展。
02 冰火两重天,二手车与顶级豪车的意外机遇
新政意外激活两个“避风港”:
顶级超豪品牌稳坐钓鱼台。劳斯莱斯、宾利买家对税费极不敏感,其品牌溢价足以消化成本。甚至有经销商透露:“买幻影的客户更关心交车仪式用什么香槟,而非多付十几万税单”;
高端二手车市迎来春天。新政对二手超豪车免征消费税,一辆原价120万元的保时捷卡宴,使用一年后二手交易可省12万元税费。上海某二手车商连夜挂出“免税豪车专场”广告,路虎揽胜运动版等热门车型价格已暗涨5%-8%。
03 新能源暗渡陈仓,税负差高达40%
尽管纯电豪车首次被征税,但结构性红利依然显著:

购置环节:仍享最高3万元购置税减免(2025年底前);
使用环节:免征车船税,电费不含燃油税;
全周期成本:一辆90万元新能源车,5年使用成本较同价位燃油车节省12万-15万元。
若对比进口燃油车,优势更呈碾压之势:一辆含税150万元的进口燃油车,总税负高达25万元(生产+零售消费税);而国产高端新能源车(如蔚来ET7顶配)综合税负仅9万元,差价16万元,相当于省出一辆家用轿车。

04 政策深意:从“劫富济贫”到产业升级
此次调整远超简单的“薅富人羊毛”,暗藏三重战略棋局:
油电同权破冰:终结新能源车长期“零税负”状态,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税负差距从15个百分点压缩至5个百分点(以90万元车型为例);
全产业链激励:新能源车仅在零售环节征税,生产端仍享消费税减免,变相鼓励车企加大电动化研发;
国产替代加速:进口燃油车面临关税与消费税双重挤压,而本土新能源品牌凭借税制优势,正加速蚕食百万级市场。
超豪车税改如同一面棱镜,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进阶之路——当政策杠杆撬动消费选择,当价格敏感带倒逼技术升级,市场终将从“外资崇拜”转向“国产质变”。未来五年,我们或许将见证首个诞生于中国的全球顶级豪车品牌崛起。
二手车市场一夜回暖,免税交易让沉睡车库的豪车重获新生;展厅里销售电话响个不停,买家争抢最后72小时“免税窗口期”。这场由90万元红线引发的市场地震,究竟是富人游戏的规则改写,还是中国汽车冲高的历史契机?您会选择赶搭免税末班车,还是转投二手豪车怀抱?评论区聊聊您的购车计划吧。
特别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,客观阐述产品参数与市场信息,无任何商业推广意图,仅仅只为广大读者提供新鲜丰富的资讯。